查看原文
其他

再现的真实—纪录片中的搬演手法

与森林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2021-09-10

在纪录片的创作领域当中,搬演始终是一种独特的纪录手法,人们普遍将其称之为“真实再现” ,主要是指对于时过境迁的重要情节由他人扮演或者运用现代化技术再现某些特定的历史性时刻,以此来强调形象叙事。如英国纪录片之父约翰·格里尔逊说的那样,是“对真实事物做一种有创意的处理”。通常意义上讲,真实是纪录片的第一原则,而搬演,恰恰破坏了这一原则。但是,从纪录片的诞生直到今天,其中的搬演从来就没有绝迹过。


《工厂大门》


卢米埃尔兄弟被认为是纪录片的鼻祖,在《工厂大门》等纪实类影片大获成功之际,观众接触到了搬演。之后搬演的发展似乎纯粹了许多,导演把它用来还原现实,而非直接盈利。如英国纪录片先驱者格里尔逊、被誉为“纪录片之父”的弗拉哈迪以及伊文思等人,都站在纪录片真实性的立场上。


《夜邮》


格里尔逊曾对纪录电影提出了三条原则,总结起来就是纪录片通过在真实的场景中拍摄真实的人物和素材,要比在摄影棚中的拍摄影片更加丰满、形象,也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然而,当他拍摄《夜邮》时,由于当时的拍摄条件无法满足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完美的拍摄,他又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来进行搬演,但是这丝毫不影响观众对其真实性的肯定。


《北方纳努克》


弗拉哈迪在拍摄《北方那努克》的时候也采用了全程搬演,片中的爱斯基摩人则是完完全全按照导演的指示去做,对于弗拉哈迪来说,“爱斯基摩人的全面协作是他的工作方法的核心”,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捕海豹的情节。


尤里斯·伊文思


对于这种不得不进行的搬演,伊文斯在《摄影机和我》一书中说:”重现现场”给纪录片的摄制引入了一个非常主观和个人的因素,导演的正直——他对真实的理解和态度——他说出主题的基本真理的意志——他对观众的责任感的理解。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正在创造一个新的现实,这个现实会影响到观众的思想,并激励他们按他的影片表达的真理去行动。不包含这些‘主观’因素,纪录片的定义就是不完整的。”在伊文斯眼中,负责任的导演即便加入主观情节,其目的也是使观众有一个在场的体验。


总的来说,在大环境下我们是允许搬演的存在的。搬演除在行业规则不清晰的情况下大量使用外,基本存在于以下两种状态:


//

已逝的过去

//




历史,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而用纪录片来阐述,更需要完整的补充,其中所表现的有可考证的内容,也有不可考证的演绎。如《故宫》、《圆明园》、《大国崛起》等史实类的纪录片中搬演随处可见,夜夜笙歌的奢靡、战场上骁勇的将军、嘶奔的战马……所涉及的具体情节是对当时文献资料所描述情景的还原。尽管其中夹杂着专业演员、动画技术、特技等“虚假”成分,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确实填补了我们对真实的空白。


//

进行的现在

//


由于地域、时空、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一些现存的场景我们不能获取,只能通过搬演来填充。作为电视节目来讲,时间和金钱最为宝贵。在确定了题材后,怎样快速的完成节目是最为关键的。


如何能更好的表达真实,才是虚构存在的意义。同样,搬演的适度存在也是对真实的支撑,我们辩证的去思考搬演存在的客观性才能更好地理解纪录片的真实。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Ana Vinuela : 法国电视纪录片生产_政策干预和质量评估(三)

当虚拟遇上真实——“动画纪录片”对真实性的挑战

2019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全球征集今日启动

Ana Vinuela : 法国电视纪录片生产_政策干预和质量评估(二)

Vlog: 第一人称纪录片的新媒体发展

“4K+5G+AI”热闹之下,纪录片的未来在哪?

用生命拍摄 | 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徒手攀岩》

网络微纪录平台的发展:一条与二更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吴禾昆 张嘉琪

图文:与森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